标准详细信息 去购物车结算

【团体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 T/GDITS 001-2024
  • 现行
  • 定价: 0元 / 折扣价: 0
  • 在线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时空大数据类型的划分和设计的具体要素参考了地理信息系统及交通、市政的行业标准,已经对相关规划、施工建设部门的访谈结果。目前,本标准覆盖领域范围内的现存标准,在内容侧重上各有不同。首先在地理信息方面,国标GB/T35638-2017《地理信息位置服务术语》从不同角度对地理信息服务进行了细分和归类,同时明确了服务对象与服务提供者、技术标准与协议、数据类型和内容及可能涉及的具体应用场景;国标GB/T42528-2023《时空大数据技术规范》主要涵盖了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标准与格式、应用与服务、隐私保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评估与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规范时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促进时空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其次,在交通时空数据方面,团体标准T/CITSA10-2021《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基于对交通时空大数据的认识,明确了交通大数据的定义与内涵,规范交通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管理技术,对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内容分类和编码、数据模型与组织结构、元数据规定和质量要求等进行规定,可为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分析与应用提供参考。最后,在市政地下管线方面,国标GB/T35644-2017《地下管线数据获取规程》明确了地下管线数据获取的范围,对地下管线数据获取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数据层面对其获取的流程和标准,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验证等环节进行了规定,同时强调了对地下管线数据质量的控制要求,包括数据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获取到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和可用性;测绘行业内的推荐性标准CH/T1036《管线要素分类代码与符号表达》主要明确了管线要素的分类体系,包括不同类型的管线(如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等)、管线的功能(输送、排放、通信等)、管线的材质(金属、塑料、混凝土等)等方面,以便对管线进行系统分类和标识。此外,该标准规定了管线要素的符号表达规范,包括符号的设计原则、符号的构成要素、符号的表示方法等,以确保符号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管线要素的属性和特征;通过对上述标准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现有标准从纯数据视角,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动态交通状态、地下管线特征等内容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定义,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和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尚缺少从工程施工层面对涉及时空大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导致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提供城市交通时空大数据的信息企业、主导交通决策的政府职能部门、执行项目落地的建设施工团队间缺乏可以参照的统一标准从而无法有效衔接,三者难以形成协同。结合上述行业空白,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时空大数据的涵盖内容、标准定义、具体分类、编码方式、数据结构和操作规范等,主要适用于城市内部路网建设、改造项目,可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时空大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与应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行业先进性和启示性。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GDITS 001-2024

  • 标准名称: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时空大数据格式标准

  • 英文名称: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format standards for urban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4-06-28
  • 实施日期:

    2024-07-28
  • 出版语种: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03.220.20
  • 中标分类号:

    R85

关联标准

  • 替代以下标准:

  • 被以下标准替代:

  • 引用标准:

  • 采用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邓兴栋、巫威眺、孙宝凤、黄孚湘、杨玉奎、张继勇、褚丽晶、李红宝、陈克坚、陈维立、刘春峥、刘程、黄贤春、周雯、翟聪、郑莹泉、赵磊、彭成坝、陈宜健、王述昕、刘立新、谢润桦、牛哲、边文超、刘剑、刘卫国、麻宏伟、曾滢、周茂松、狄德仕、张晔、冯炳燕、曾向前、赵娜、王婧琛、何玲姗、张永毅、杨文杰、郑苑、徐营、孙全利、龚俊、邱清琼、罗仰通、林耳东、汪汉
  • 起草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长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
  • 提出部门:

    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
  • 发布部门:

    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