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
- 全部标准分类 >>
- 团体标准 >>
- JSEFA >>
- T/JSEFA 007-2024 白玉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

适用范围:
4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白玉菇生产环境条件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栽培基质和水源白玉菇菌种生产及栽培所用的基质应符合NY1935的规定,栽培过程中水源质量应符合GB5749规定。5生产技术栽培方式白玉菇栽培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且采用开袋出菇方式。品种选择白玉菇种植品种应选择发菌出菇快、产量高和抗逆性好的商业化品种,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菌种制作白玉菇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制作应符合NY/T528的规定。栽培配方可选用以下配方:a)配方1:棉籽壳50%、木屑15%、玉米芯15%、麸皮13%、玉米粉5%、碳酸钙2%;b)配方2:木屑40%、米糠28%、麸皮13%、豆渣13%、玉米芯5%、碳酸钙1%;c)配方2:木屑18%、玉米芯18%、棉籽壳13%、甜菜渣5%、米糠22%、麸皮17%、大豆皮5%、玉米粉2%。菌包制作按照配方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含水量调整到62%~65%,装袋制作成重量、松紧度、高度、中间孔径均匀一致的菌包。灭菌接种菌包采用121℃~123℃高压蒸汽灭菌2h。将灭菌后的菌包转移至无尘车间进行冷却到21℃~22℃,在百级洁净度接种间,按照每袋接入20mL~30mL白玉菇液体菌种,然后移入培养房培养。养菌管理接种后的菌包在全黑暗条件下进行菌丝培养。第1d~第50d,空间温度控制在18℃~20℃,空间湿度保持在60%~6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3%~0.4%。培养51d后,空间温度控制在23℃~25℃,空间湿度保持在70%~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4%~0.7%。出菇管理菌包达到生理成熟后,首先将菌包的盖子、套环取下,然后将袋口翻卷成2cm~3cm的高度,去掉中间的老菌皮,注水后将菌包移到出菇房层架上,进行出菇阶段管理,空间温度控制在13℃~18℃、间隔使用蓝色或者白色光源照射1min/h、空间湿度控制在90%~9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3%~0.5%,以促进白玉菇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6采收与包装采收当白玉菇长度长到10cm~18cm且未开伞时,可以进行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菇体。预冷将采摘下来的白玉菇放入预冷库,使用5℃预冷12h以上。包装将预冷好的白玉菇进行分级、包装,一般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包装。7质量安全白玉菇产品质量应符合GB7096的规定。8储藏与运输储藏将包装好的白玉菇放在2℃~5℃冷库内储藏,出口产品要将温度降至0℃~2℃储藏。运输使用2℃~5℃(出口产品0℃~2℃)冷藏车运输。9记录对生产投入品、栽培规程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 其它标准
- 推荐标准
- CBWQA/T 0001-2013 自动定压补水真空脱气机组
- CBWQA/T 0002-2013 螺旋空气分离器
- CMMA/T 1-2015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
- CQJTG/T E02-2021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 CQJTG/T E03-2021 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T/CANSI 6-2019 船用中空螺旋桨
- T/CAOE 1-2018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导则
- T/CAOE 23-2020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
- T/CAOE 26-2021 海洋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价规范
- T/CAOE 27-2021 海洋工程生态评估导则
- T/CAOE 42-2021 海洋底质调查技术规程
- T/CAPA 009-2023 面部埋线提升技术操作规范
- T/CAPA 010-2023 小阴唇整形操作规范
- T/CAPA 1-2019 脂肪注射移植
- T/CAPA 3-2021 毛发移植规范